巫鸿:以“材质艺术”重构中国美术史,让世界看见中国艺术
2019年,巫鸿和欧莉安娜·卡基奥内(Orianna Cacchione)策划了展览“物之魅力:当代中国‘材质艺术’”,呈现了二十六位中国当代艺术家用一系列独特而日常的材质创作的四十八件(组)作品,与此同时这些非常规的材质也与艺术家个人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古今中外的任何艺术品都具有材质性。
比起“图像”和“物品”的角度,对“物性”和“材质”的研究在一个更基本的层次上探究艺术品的创造和意义。
沿循这两个维度,我们可以更加自觉地思考艺术创造与物质文化及技术发展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把中国美术中的诸多品种和特性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多元性更加紧密地连接起来。
——巫鸿
巫鸿与众艺术史研究者共同呈现艺术史研究中的全新观念中国材质艺术
本辑作者
巫鸿 Wu Hung
美术史家、艺评家、策展人,美国国家文理学院终身院士。
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目 录
什么是观看艺术的第三视角?
什么是材质艺术?
问
什么是“材质”?
巫鸿:这个词由“材”与“质”两个语素构成,同时指涉材料的物理特征和“质量”(或“质性”)。在艺术史分析中,“材质”指的是用以制作艺术品和象征性建筑,具有社会、政治和审美意义的特殊材料。
问
“材质”与“艺术”的关系是什么?
巫鸿:这些材料中,一些来源于自然的稀有物质,通过人为的选择和加工显示出特殊的材质特性;另一些则是人类的发明创造,以技术手段把自然物质改造为具有特殊性格的材质。两种情况都显示出把材料转化为材质的过程,因此都具有艺术创造的内涵。
问
“材质”对理解中国艺术有哪些重要性?
巫鸿:如果我们希望理解中国艺术的产生和早期发展,我们就必须了解社会概念和政治原则如何通过礼器转化为视觉形式,以及“材质”在这种转化中起到的作用。
我以“材质艺术”这一概念来定义当代中国艺术中的一个十分关键但研究甚少的组成部分。这些作品通过使用特殊材料,而非通过打造特殊图像或风格,以表现艺术家的审美眼光或阐发社会评论。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造的、普遍的还是个人性的,这些材料被艺术家选择和采用,赋之予能动性,成为他们长时期内的创作方式,用于绘画、雕塑、装置、行为等各种艺术门类。
您还可以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进入官方微店选购本社图书
⭐
最近微信公众号又改版了
请大家记得将“上海书画出版社”设置为星标
不错过每一本好书!
欢迎大家给我们留言~
编辑丨夏清琦
排版丨箬溪
审读丨余璇、郭昳歆、田松青